当前位置 : 首页 > 言情 > 女书

更新时间:2021-12-14 08:38:03

女书 已完结

女书

来源:袋鼠书城 作者:三生石 分类:言情 主角:罗伊严娜 人气:

完结小说《女书》是三生石最新写的一本言情类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罗伊严娜,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女书,一种只在女性之间流传的神秘文字。 女书,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且是活到今天的文字。 女书,一经发现就引起世界轰动的文字。 2004年9月20日,阳焕宜——女书的最后一位自然传人谢世了。 2011年,你,手捧女书! ...展开

精彩章节试读:

第九章 女书传说

“到了,到什么地方了?”蓝心琳揉揉眼睛,左右一望,车停在了一栋五层建筑前,建筑毫不起眼,门口却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她扫了一眼,就发现停的很少有本地车,多半是外地的,最远有北京的车。再从车牌上看,车主不是有钱的富人就是国家权利机关的座驾,难以想象,一种古老到几乎要在历史长河中消逝的文字,竟然焕发出如此魅力,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蓝心琳一时难以理解,她是为了解开黄教授发疯之迷,近而找到治疗他精神病的方法,而这些人是为了什么?

这时莫老爷子也醒了过来,伸个懒腰,活动一下身体,“睡了一觉就到了,人老了,不中用了。”

蓝心琳拍拍司机的肩膀,“我刚才在睡觉的时候好像听到你给什么人打电话,是不是你家里有急事?”

司机呵呵一笑道,“我没打电话,肯定是你睡着做梦了。”

蓝心琳盯着司机的眼睛看了五六秒钟,什么话也没说,推开车门下车了。

莫老爷子一下车就有点激动,不住的催促道,“快走,快进去看看。”蓝、莫两人走到门口时蓝心琳回头看了一眼,司机停好了车,正靠在车门边微笑着向两人招手。莫老爷子拉了蓝心琳一下,“你看什么呢?”

蓝心琳皱着眉头说道,“我觉得这个司机有问题。”

“你也发现了,一上车我就看出问题了,云州酒店住的都是有钱人,打车的人很多。我在大厅就注意到了那辆出租车了,有三个客人要打车,他都没载,专门在等我们。上车之后,他说的话也不想是一个出租车司机能说出来的,故意吊我们的胃口,把我们引到江永县来看女书。还有他的眉宇间经意中流露出一股凶气,他多半是宗天集团的人。”

莫老爷子的话出乎蓝心琳的意料,她楞了一下才说道,“莫老爷子您过然宝刀未老,看问题比我深的多了,那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什么样的人我没见过。还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就先不动他,以免打草惊蛇,我们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我听您的。”蓝心琳推开门,两人走进了女书作品展厅。来参观的人还真不少,每一副作品前都挤满了人,其中还真有不少的外国人。两人走到距离最近的一副作品,是一条丝巾,上面绣满了奇怪的字体。莫老爷子拿出铜钱对比了一下,严肃的说道,“果然是同一种字体,铜钱上的字就是女书!”

蓝心琳奇道,“黄教授病了之后不停的重复落花洞女,铜钱在他手里紧紧的攥着,说明对他十分重要,难道女书与落花洞女之间有某住联系?”

“这恐怕只有小黄他自己知道。”在不远处正有一个女工作人员讲解女书,莫老爷子拉住蓝心琳,“过去听听,也许会有发现。”

“女书与汉字不同,女书是一种标音文字,每一个字所代表的都是一个音。。现时文献搜集到的女书文字约有七百个。女书的字型虽然参考汉字,但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且,由于女书除了日常用作书写以外,也可以当成花纹编在衣服或布带上,所以字型或多或少也有所迁就,变成弯弯的形状。它起源于中国南部湖南省的江永县,所以又名江永女书。以前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妇女之间流行、传承的神秘文字。“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所以又名江永女书。千百年来,只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近邻一带瑶族妇女中,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女书作品主要内容是写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也有的编译成汉字的唱本。目前搜集到的近20万字的“女书”作品,绝大部分为歌体,其载体分纸、书、扇、巾四大类。”

莫老爷子听的津津有味,蓝心琳听的快睡着了,还是学生的时候她就不喜欢历史课,历史老师讲的课比摇篮曲的催眠效果还好,听不了二十分钟就会呼呼大睡。眼下为了黄教授,她强打着精神继续听下去。

“关于女书的起源,有什么说法吗?”莫老爷子提问道。

“您问的好,关于女书的起源,学者众说纷纭。但主要说法有以下几种,一,根据当地妇女赛祠的花山庙兴起在清代中期,结合目前发现最早的“女书”实物,推测“女书”起源于明末清初。二、有的学者以“女书”中存在与壮、瑶等民族织锦上的编织符号类同的字符为据,认为“女字的构成源于百越记事符号”。三、根据“女书”中大量与出土刻划符号、彩陶图案相类似的字符,认为其起源的时间、空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之后。四、有学者依据“女书”文字与原始古夷文的基本笔划,造字法类同,认为它是舜帝时代的官方文字。五、根据甲骨文和金文借字在“女书”字汇明显存在的特征。认为女书是一种与甲骨文有密切关系的商代古文字的变种。六、也有学者认为现代“女书”是古越文字的孑遗和演变。这种观点认为:象形字、会意字是文字体系中最早产生的文化现象,是文字创造者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直接反映。这是根据“女书”象形字、会意字构成中反映的文身习俗、“干栏”住宅建筑特色、稻作文化及鸟图腾文化现象来判断的。七、女书是汉字和瑶族文字的变形体。由于大部分女书都因书写者死亡,被焚烧或陪葬,所以现在女书为及其稀有的文字。获得最多学者支持的这种说法,“女书”起源于史前陶文,发源地应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尤其陕西省的关中地区或商县一带。“女书”可能是当年居住于陕西商县一带的苍梧族南迁带到湖南江永山区的古老文字。那么,我国文字史至少应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阶段算起,距今约有六七千年历史,比甲骨文还要早3000多年。可以这样说,中国史前陶文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古老文字。陶文考古学的年代证明“女书”的起源年代,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女书”也是目前世界上的古老文字,而且是活到今天的文字,这不能不说是文字史上的奇迹。尽管学者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江永女书是女子创造的,反映了妇女们的心态。”

“那民间呢,我想听听民间关于女书有什么传说。”莫老爷子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女解说员笑着说道,“您的问题还真多,要不是我准备的充分,还被您给问住了。关于女书起源,民间的传说也不是一种,在江永流传广泛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相传女书是瑶姬借用天书改编过来的。瑶姬是谁?瑶姬是王母娘娘的幺女,名叫幺姬。后因下凡游览人间,迷恋上江圩普美村的秀丽风光,便偷偷地住了下来。因王母娘娘的仙境叫瑶池,因此她告诉凡人:她的名字叫瑶姬。

瑶姬不仅花容月貌,而且聪明伶俐,深得王母宠爱。平时瑶姬的言行举止,活泼任性。她要做的事,谁也不敢阻拦,就是王母也得让她三分。一天清晨,宫女们都未曾起床,瑶姬却早已梳洗完毕。掀开霞帐,推窗启户,只见人间一派明山净水,鸟语花香,田园阡陌,泉美林秀,炊烟袅袅,人流熙熙攘攘,比起天宫要自由得多。瑶姬早想离开

烦闷的天宫,寻一清静处逍遥自在。如今下界的美景展现在眼前,撩得她心神激荡。她决计到那里去探个新奇。于是瑶姬离开了天宫,足踏祥云,飘飘然下到一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地广人稀的都庞岭腹地、风光迤丽的水乡,这就是普美村。瑶姬与下界的人语言概不相通,可是凡人待客特别讲究礼仪。尤其是姑娘们人人心灵手巧,个个聪明能干。虽然语言不通,但都相处甚好。

人间的姑娘们擅长描花乡朵,纺织花带、花被。她们织绣的绣鞋花、衣边花、头巾简直比天上的彩霞还要绚丽美妙。姑娘们穿上自己纺织的五彩衣裳,灿如明霞若天仙。瑶姬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拜她们为师。瑶姬觉得这里的姐妹什么都好,就是没有文化,不识字,言不达意,意不能书。瑶姬想帮助她们提高言情记事的能力,便回到了天廷,把一套复杂的天书搬了下来。姐妹们虽然想学,但一个个目不识丁。瑶姬又把这深奥的天书一一简化,并与女红刺绣结合起来,用当地的土语读唱,使这些貌若天仙的姐妹们一个个能识善写,作诗绘画,读唱自如。自此,这个改变了的天书在女人中间传递,男人不屑一顾,也不识用,因此就定名为“女书”。

第二种,王妃造字的传说。传说不知在什么朝代,永明县也就是江永县的旧称。有一位才女胡玉秀,长得很漂亮,被送进皇宫。人家都以为她一定生活得很幸福,谁知道玉秀在宫中过得极其辛酸,生活非常冷清。她远离亲人与姐妹,满腹忧伤,却无人诉说。于是,她根据家乡的女红图案创造出了一种别人都不认得的文字,那就是女书。把自己的不幸以及对亲人的无限思念都写了出来,然后托人带回家乡,并嘱咐她的亲人:“如果要认识她的字,必须按倾斜着的方向去辨认,并按土话的读音去理解其内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造女书的王妃,在桐口村建了座鸣凤阁,以此纪念传说中的王妃。

第三种是盘巧造字,相传在很久以前,桐口山冲里有一个名叫盘巧的姑娘,她三岁会唱歌,七岁会绣花,长到十七八岁时,没有一样女红不精通,她喜欢结交姐妹,而且聪明伶俐。可是,就在盘巧十八岁那年,一场大祸降临在她头上。有一天,盘巧在山上扯猪草,官府的猎队发现了漂亮的她,便把她抢到道州府去了,官府内,墙高院深,前有岗,后有哨,盘巧cha翅也飞不出去,她在这里受的苦没有人知道,又没有人为她写信传音,盘巧的眼睛哭肿了,嗓子也喊哑了,始终无济于事。为了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家人,盘巧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根据平常与姐妹们织花边、做鞋样的图案,每天造一个字,3年时间造出1080个字,她用自己造的字写成一封长信,藏在一条由她养大的猎狗身上,让狗带信给家乡的亲人。那条猎狗很通人性,到了桐口山冲后,就东家进、西家出。终于,一位心细的姑娘发现了猎狗颈下的信,打开一看,好像是天书,于是,她邀集了49个姐妹,想了49天,才把盘巧的信认出来。从此,姐妹们用盘巧造的字编歌,又好认,又好记,代代相传到如今。

第四种,也是流传最少的一种,传说很久以前,上江圩一农妇生下一个女婴,体重九斤,故取名为九斤姑娘。九斤姑娘自幼天资聪敏,纺纱绩麻,织布绣花,无所不会,无所不精。她还异想天开地造出了写土话的女字。所以还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诗,诗中说:“只听前人讲古话,九斤姑娘最聪明,女书本是姑娘做,做起女书传世间。”女讲解员一口气讲完了四个传说,累的口干舌燥。

展厅内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莫老爷子的身上,纷纷猜测这位老人还提问,莫老爷子果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再次举起了手,“我想了解一下女书被发现的过程,一定十分有趣。”

女讲解员一副我就知道你还要问的表情,喝了几口水说道,“这位老人的求知欲还真是强烈,突出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大家为他鼓掌。关于女书的发现,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说是一位乡村小学老师布置学生写作文,题目是“你身边最有趣的事”。结果,一位学生写了他奶奶会一种希奇古怪的字。作文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女书被发现了。事实并非如此,最早提到女书文字的大概是19**年和济印刷公司代印的一本《湖南各县调查报告》,但记述寥寥。大约同时期,故事中的作文老师周硕沂,还是一个小学生,,少年的周在父亲的笔记中看到了有关女书的一段记载。同时,当周还是一个小学生时,就常被乡邻的姑娘大姐们叫去为之记录土话女歌,并有机会看到姑娘婆姨们写女书、读纸扇。五十年代初周调到县文化馆,才正式开始调查研究女书。后他用女书写的一幅对联被从省里来的一位文博干部看到,此后二人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报告寄给了当时中科院语言所《中国语文》杂志社的一位编辑。正当女书就要从迷雾中走出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女书研究被迫中断。直到1979年以后,逢太平盛世,周等人又开始重新研究。1982年,由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县发现。宫哲兵随即在1983年3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全世界第一篇介绍女书的学术论文《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并在1983年第16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美国)上发表了论文《湖南江永平地瑶文字辨析》,将女书介绍到国内外,1986年宫哲兵出版了全世界第一部女书研究著作《妇女文字与瑶族千家峒》。女书终于从偏僻山乡进入世界视野,引起海内外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女书现已成为国际国内的一大研究热点。2008年,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注团编舞黎海宁以女书为题,创作舞蹈作品《女书》,在丰富的集体记忆脉络中追索个人的故事,透过个人故事揭示出群体背后的规范和文化特质。这位老先生,您还有问题吗?”

“还真有。”莫老爷子再次举起了手,引的厅内众人哄堂大笑,“我对女书非常感兴趣,您能介绍一两本有关女书的著作或者是女书研究方面的专家。”

“这是您问的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在著作方面,主要有《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周冶陶、宫步坦编著。本书详细记录了女书1982年被发现的经过,女书中的情感、信仰与艺术,女书的传承与保护,与女书有关的女性习俗等内容,并分篇介绍了著名的女书传人、著名的女书研究专家和著名的女书书法家,还对湖北新发现的几种未识别文字进行了介绍。《女书通——女性文字工具书》宫哲兵、唐功暐主编。该死具有女书译汉字与汉字译女书两种字汇的功能:通过女书标准字音节索引可以查出:江永土话的每个音节、每个音调,有哪几个对应的女书文字,它们中间哪一个是标准字,这个女书标准字的标准书写方法是什么;通过女书标准字笔划索引,可以根据一个标准字查到它所能代表的多种汉字意义,也能够查到它的多种同音字,还能够查到它在其他7种女书字典或字汇中的写法。《中国女书合集》赵丽明主编,所收资料占目前所能见到的女书原始资料的90%以上。在研究女书的学者里,比较有名的有武汉大学的宫哲兵教授,最早开始女书研究的周硕沂女士,女书最后一位自然传人阳焕宜老人,可惜她已经于2004年9月20日谢世了。这是女书的一大损失,不过她老人家已经看到女书走向了世界。”展厅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蓝心琳迷迷糊糊的快睡着了,被潮水般的掌声惊醒,什么事也不明白,跟着大家一起鼓掌。

女讲解员示意大家安静,又问了一遍,“大家还有问题没有,没有的话我可做结束发言了。”“没问题了。”“该知道的我们都知道了。”女讲解员酝酿了一下感情,动情的说道,“下面我做结束发言了。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化石”,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以及文明的发展历程等方面,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字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价值。但是大部分女书作品主人去世后,它们多作为殉葬品焚化或掩埋,只有很少的作为纪念品珍藏保留,因此民间遗存极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有大量女书作品被销毁。到了今天,由于女性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女性之间不需要使用女书亦可交流,很少有妇女学习女书,女书开始濒临灭亡。索性做为一种独特罕见的文化遗存,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保护女书。集研究基地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女书”村已于2003年底落户宜昌。2006年5月20日,女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相信,女书的明天会更好!”她的讲话又引的众人一阵热烈的鼓掌。“我的发言解释了,请大家继续欣赏神奇的女书作品。”直到女讲解员走下台,掌声才消失了。

莫老爷子叹道,“这是位奇女子,看她年龄不过二十五六岁,面对我的提问,没有看一眼资料,有条有理的讲了半个多小时,后生可畏啊。”

蓝心琳歪着脑袋说道,“我觉得没什么呀?她就是干这一行的。”

“和你一比,她是没什么了,在如此嘈杂的情况下,保持着站立姿势,还能睡着的人,我活了快一百年了,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

蓝心琳被说的脸有些发红,拉着莫老爷子走开了,两人在馆里转了一圈,每一副女书作品都看了一遍,走向门口正要离去,一个年青的女子挡住了两人的去路。蓝心琳只看了一眼,眼球就挪不开了,挡住他们的女人美的不食人间烟火,不仅吸引异xing的目光,蓝心琳眼球就挪不开了。这个女人拥有一头瀑布般的卷发,漆黑如夜,xing感的一直垂到细腰处,一袭紫色的连衣紧身裙恰倒好处的凸显了她8字型的身材,若隐若现出晶莹的肌肤,还有胸口那一大片雪白和高耸的胸部。莫老爷子的反应倒很一般,“姑娘,你为何挡住我们两个的去路,我们并不认识你。”

紫衣女子发出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这么快就把我给忘记了,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刚才在台上您可没少向我提问题啊。”

“你是刚才台上的解说员?”莫老爷子这回吃惊了。

“正是小女子我,我叫阳南馨,很高兴认识你们。”紫衣女子大方的伸出了手。

“老头子我叫莫一,她叫蓝心琳。我们也很高兴认识你。”蓝心琳还说道,“莫老爷子刚才还夸你是个奇女子,这是我第一次听她夸人。”

“那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莫、蓝两人于阳南馨握手之后。莫老爷子问道,“你也姓,你该不会是……”

阳南馨不等莫老爷子问完就答道,“不错,我就是阳焕宜老人的孙女。可惜我一直和父母生活在城市了,并不知道奶奶还会这么一种神奇的文字,早知道我就不去国外留学了,就跟着奶奶学女书好了,奶奶过世后我才知道,真遗憾。”

“现在也不晚,你在台上的变现非常棒。”莫老爷子接着问道,“不知你挡住我两人的去路有何用意?”

“恕我冒昧,您二位一看就绝非普通人,特别是您老人家,我一上台您还没提问,我第一眼就注意到了您。看了一眼我就知道您学识渊博,女书的推广需要您这样的大家,所以我想请您留下一副墨宝,您看如何。”

莫老爷子正欲推辞,蓝心琳故意说道,“你的眼睛还真毒,莫老爷子在古玩界那是一代宗师,他要说自己是第二鉴定师,没人敢称第一。”

阳南馨抓住莫老爷子的衣袖,“果然高人,那您不留下点什么,我就不让您走了。”莫老爷子推辞不得,只能答应了。“太好了,您二位跟我来。”在展厅旁的一间小房间里早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莫老爷子手握毛笔,神情专注,笔走游龙,‘女书传奇’四字一气呵成,写的飘逸不凡。莫老爷子这一手就连蓝心琳都没看过,阳南馨更是拍手赞道,“写的好,有大师风范。”

莫老子放下毛笔说道,“字是写了,可是我还没答应给你,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等你回答了我才给你。”

“我就快成十万个为什么了,刚才在展厅里,我问大家还有问题吗,您为什么不问。”

莫老爷子表情严肃的问道,“这是一个私人问题,也是我刚想起来的。”

“好吧,你问吧。”

“这女书与落花洞女有什么关系?”

“你们怎么也问这个问题,女书是文字,落花洞女是传说,这两者之间怎么会有联系呢。非要说联系,无非两者都在湘西地区流传,同时又带有一个女字。”

蓝心琳马上问道,“还有谁问过这个问题。”

“几天前有个中年人问过,他和你们一样,问了我很多的问题,我的演讲结束之后,他把我拉到一边,就问了这个问题。当时听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好笑,这两者怎么可能有联系,想象力也太丰富了。”

“问你问题的人是不是带个眼镜,个头不高,头发乱糟糟的。”蓝心琳把黄教授的样子简单的形容了一遍。

“你说的没错,你们认识吗?他临走之前也写了几个字。”

“快点拿给我看看。”莫老爷子情绪有点激动。

“我找一下。”阳南馨打开了书桌旁的一个柜子,从里面找到一个裱好的卷轴。打开一看,确实是黄教授的字体,他只写了三个字——普美村。

猜你喜欢

  1. 都市小说
  2. 玄幻小说
  3. 言情小说
  4. 灵异小说
  5. 热门作者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